目前分類:財經資訊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玩台股 最好別借錢

選對股票,台股漲一天可能就可收取7%的報酬率。看著不少台股天天拉出漲停板,很多投資人開始心癢想借錢玩台股,但銀行建議,投資人買股票三大原則:最好不要借錢投資、真的要借有擔保比沒擔保好,增貸又比理財房貸還划算,因為每借款100萬元的利息差距便達1萬元到2萬元。

中信金控個人金融執行長尚瑞強並不建議「借錢玩台股」,但台股真的很熱絡,而且還有萬點以上行情可以期待,現在應調整資產配置,例如原先放在固定收益如定存七成、股票三成,可調整為五成、五成。

尚瑞強說,如果真的想投資台股或是台股基金,解除定存去投資,要獲得較定存利率高的機會不低,或是原先房貸已償還部分再增貸回來,也都算較低成本的工具,但若是信貸等就不贊成,因為投資人財務槓桿擴增,風險也變大。

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副副處長韓志宇表示,新台幣利率水準相對低,因此,若以利率作為評估標準,借貸就應該「從有擔保品的開始」。

房貸是自己跟自己借款最便宜的工具,而且撥款時間也只有五天到七天,理財型房貸具有隨借隨還的優點,不動用不計息,但一動用了,利率較一般房貸較高,因此,不動產抵押貸款時,可以事先跟銀行設定可能會用到的額度。

例如,1,000萬的房價貸款800萬元,客戶可將800萬元主動向銀行調降到750萬元,另外50萬元與銀行約定,可隨借隨還、利率約在3.5%到4%,就擁有50萬元隨時可運用的額度。

房貸增貸的利率最低,不過,通常銀行對於增貸的風險考量較為嚴格,手續比較麻煩,核准率也會較低,但是利率會比照新購屋貸款,一般都可以比理財型房貸便宜1%到2%。但若是買屋的時間不長,房屋貸款本金部分償還的並不多,有可能會不夠用。

韓志宇補充,將未到期的定存質借或解約也是活用資金的好方式;擁有投資前景看好的股票、基金等有價證券的投資人,也可以質押借款來活用資金,若碰到適當的投資機會,利用相對低利的成本,還有機會賺到高於借款成本的報酬,等於將負債變成可以生財的資產。

銀行看好這波台股熱潮,各銀行的「股票質押貸款」已開始動了起來,有銀行向優質客戶招手,推出3%的低利率,貸款額度高達2,500萬元,不但比較過去1,000萬元貸款上限多出1.5倍空間的額度,也比過去5.5%到7%的利率行情便宜了一半,這也拉大股票族後續的獲利空間。

台北富邦銀說,投資人若本身無房貸,而其個人職業良好(如專業人士、大企業正式員工)、與金融機關信用往來正常,也可選擇辦理信用貸款,額度最高200萬元、利率最低3.99%起,萬一真的連收入證明都無法提供,也可以跟券商辦理融資。

不過,有些銀行展開熱情向投資人招手,也有些銀行與投信公司專業經理人感到很擔憂,日盛投信提醒,投資股票最好使用自有資金,不要一聽到明牌,就借錢投資,不然面臨斷頭,可能沒有翻本的機會。

【2007/07/16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-----

zs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生一屋土增稅優惠 三要件

政府擬放寬換屋族自用住宅土地增值稅優惠稅率限制,財政部原則決定,換屋族符合長期持有、設定戶籍與一生累計換屋總面積不逾三公畝(90坪)或七公畝(210坪)的三大要件者,一生換屋不問次數,即可僅繳10%優惠增值稅。

現行自用住宅優惠土地增值稅率為10%,依照稅法規定,每人一生只能使用一次,已經使用過優惠稅率者,終其一生再換屋,都不能再按低稅率繳稅。但是財政部即將放寬這項限制,改以「一生一屋」取代「一生一次」,做為申請按低稅率課稅的標準。

依據財政部初擬的土地稅法相關修正條文,訂定的初步原則,換屋族未來要享受「一生一屋」的土增稅10%優惠稅率,必須符合幾項要件:

一、在「一生一屋」的低稅率申請條件下,每個人一生擁有至少一次適用10%自用住宅土增稅率優惠的基本權利。

二、已經使用一次10%土增稅低稅率的自用住宅換屋族,日後再換屋時,若需再申請10%優惠稅率,則需符合三項條件:

1.自用住宅面積:都市地區以三公畝(約90坪)、非都市地區以七公畝(約210坪)為限。累計一生換屋坪數超過三公畝或七公畝者,超過部分不得再申請優惠低稅率;未超過面積部分,可重複按低稅率繳稅,無次數限制。

2.設定戶籍:不論僅持有一戶自用住宅,或多戶自用住宅者,均需擇定一處設定戶籍,符合換屋重複使用10%低稅率的自用住宅僅限本人、配偶與未成年子女設籍處。成年子女或直系尊親屬如父母等設籍的自用住宅,不得申請重複享受10%土增稅低稅率。

3.長期持有: 擇定一處自用住宅,並需持有達一定年限,再換屋時,才能享有10%低稅率優惠。

有關長期持有的確定年限,財政部並將在近日內與行政院經建會會商持有自用住宅的年限。

財政部長何志欽曾經公開表示,只要持有年限超過五或七年,即可視為是長期持有。但據經建會提供給財政部的國人換屋平均年限顯示,國人平均換屋年限為11.4年,賦稅署內部則建議應訂為十年。

為求客觀訂定「一生一屋」的長期持有年限標準,財政部將再請經建會協助,就已經發生的換屋案件中,挑選大多數換屋族的房屋持有年限,供財政部參考後再決定。

【2007/07/16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-----

zs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用住宅土增稅該不該鬆綁?

行政院長張俊雄的選戰內閣方才組成,就奉陳總統的指示,要求財政部研擬放寬土地增值稅優惠稅率限「一生一次」的規定。由於當時財政部仍在狀況外,一時之間手足無措,從「一生三屋」、「一生三次」到「一生一屋」,一日三變。財政部長何志欽在任滿周年之際,終於指出較具體的鬆綁方向:自用住宅優惠稅率擬由「一生一次」改成「一生一屋」,不受出售次數及門檻金額之限制。然於爭取選票之餘,是否真能增進社會福祉,或只是「財政幻覺」,當從稅收變化、經濟效率、租稅公平來檢視。

土地增值屬資本利得,理應納入所得稅課稅;我國所實施的土增稅,則因特殊背景而採獨立課稅方式,對一般土地交易採取20%、30%、40%之累進稅率,以期達成量能課稅目的。然為降低自用住宅的負擔,營造「安和樂利」的社會,政府對自用住宅提供租稅減免。然而自用住宅適用10%優惠稅率,顯然已對土增稅累進精神造成破壞,故有「一人一生一次」的規定,以防堵藉以規避累進稅負的空間。

自用住宅用地一生只能適用一次優惠稅率的規定,表面上似乎公平合理;然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每個人之決策心態不同:有些人第一次售屋就選用優惠稅率,有些人則遲疑遷延,而坐失獲取最大節稅利益的良機。於是同樣是自用住宅,卻造成稅負差異甚大的現象。因此,若在任何時點出售自用住宅,均可享用10%的優惠稅率,不受一生一次的限制,降低累進課稅的「閉鎖效果」,則換屋族自不需瞻前顧後,又可減輕稅負,應多少有利於房地產景氣及股市活絡。

然在當前財政困難、政府債務持續攀高之際,一生不限次數的採用優惠稅率,對稅收有何影響,更是令人關心。陳總統一再指出,對適用優惠稅率的規定鬆綁,可以鼓勵換屋、提振房市與股市,「有時減稅反而增加稅收」。此或與財政部的一貫立場不同;財政部若要替選戰政策背書,即應提出「減稅可以增加稅收」的堅強論據,訴諸公評。然而依據地方政府的初估,土增稅的稅收損失將高達三分之一;則相對財源如何籌措,財政部應負責任的對社會及地方政府做個交代。否則率先不守財政紀律,類如「稅式支出」評估機制又將如何主導及推動?

依稅法慣例,對自用住宅用地的優惠,無論是地價稅按0.2%課徵,或土增稅按10%課徵,均有都市土地未超過3公畝(約90坪)、非都市土地未超過7公畝(約211坪)的門檻限制,以免對量能課稅造成傷害。然而何部長所表達的鬆綁內容,鬆到已無適用門檻的限制,預期將會使許多自用豪宅獲利甚大,甚至有圖利「豪門巨室」的疑慮,助長所得分配惡化現象,實在不合其所言照顧中低收入戶福祉的目標。因而若不限次數的優惠稅率執意推行,就必須考慮適用門檻設定的必要性。至於低收入戶受到財力的限制,很難有錢購屋、換屋,這些無殼族的福祉,不在受惠之列,政府又豈能輕忽!

其實,自用住宅重購已繳之稅准予退還,更是事關住屋族的福祉。依據財政部的統計,全年自用住宅買賣案件每年超過4萬件,其中只有5%的案件能夠享有退稅權,絕大多數無法享用,徒然增加自用住宅者的租稅負擔,顯然與規定須在二年內重購規定關係密切。且由調查統計知,國人平均換屋期間長達11年,要求二年內重購方予退稅,實在不切實際。為澤及大多數人,合理放寬適用年限,降低因財力限制等種種原因以致無法享用的衝擊,反而更公平而實惠。

何部長任職已滿一年,至今仍一再重提包括所得稅、能源稅、遺贈稅、金融稅制改革的口號,甚至連「紙上談兵」都有相當距離,遑論積極推動與落實。如今因選舉在即,不斷配合層峰釋出減稅利多,除放寬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的適用外,也對遺贈稅調降稅率,對外籍專業人士來台工作減免稅,對生技製藥產業免稅等;討好部分選民及特定對象的局部性減免稅,恐將嚴重損害租稅公平與健全財政的基石。面對一連串的減稅案,財政部只有聽命行事,毫無招架能力,台灣稅改之途實在令人擔憂!

【2007/07/06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-----

zs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球央行總裁的集體焦慮

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(Fed)主席柏南克最近或能鬆一口氣,因五月美國消費者支出微升,通貨膨脹情勢稍緩,升息壓力暫解,唯住宅市場的泡沫危機未除。另一廂,中國人民銀行可沒有這麼好過,面對流動性過剩問題,準備運用外匯儲備吃下二千億美元的特別國債。日本央行則顯躊躇,眼看利差交易日趨猖獗,卻僅能口水示警,卻不敢直接升息,以免觸動金融危機的按鈕。這正是近期國際金融情勢的寫照,劇烈的市場波動正加大結構調整的壓力,也讓全球央行總裁陷入集體焦慮。

自二月底大陸股市崩跌引爆全球股市重挫以來,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幅度開始加大,儘管香港、韓國、美國等市場曾創新高,但探底時的力道亦猛,上海綜合指數近一周的表現更是一瀉千里;而依股市波動是反映經濟前景的預期,此一現象正代表了市場的分歧與不安。另方面,今年以來各大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均動作不斷,總體經濟情勢從年初原預期的進入降息周期,反轉為須持續升息以對;如今,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一一出爐,下半年的全球經濟運行方向及相對應的貨幣政策,正處於令投資人屏息以待的關鍵轉折點。

上周初,在瑞士巴塞爾集會的全球一百多國央行主管,其實已訂出了原則性答案。他們認為,通貨膨脹壓力再起、美國經濟減速加劇、金融市場波動,是當前全球經濟榮景面臨的主要風險,各國央行應進一步調升利率,以抑制金融市場「非理性榮景」。不過,美國聯準會顯然自有定見,利率政策持續按兵不動;原本預期下月行動的日本央行,也傳出將繼續觀望的訊息;人行行長周小川的「不排除升息」警語,則一直未見落實。

幾大央行總裁的遲疑,也正顯示其焦慮之所在。亞洲金融風暴之後,各國都加強監控短期資本的流動,但逐利而居的熱錢並未受到明顯影響;大量且多變的投資形式,快速撐高其所到之處的資產價值,相對也出現或大或小的泡沫。泡沫原是經濟擴張的必要之惡,關鍵在於如何讓這些泡沫的破滅不致重創經濟;管控貨幣供給的央行正肩負了這個穩定大局的重責,升息以抑制金融活動熱度,更是工具箱裡的基本配備。

可是,經濟全球化後的金融市場形態丕變;不只是流動的資金規模遠甚以往,在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金融商品的設計更複雜,彼此間的連動性也更高,加以廣泛的市場參與,在在讓央行在整治泡沫時投鼠忌器,生怕壓下了葫蘆,卻浮起了瓢。就像日圓利差交易,原是運用低利日圓從事高利投資的一種形式,但因升息疑慮而引發資金流向迅猛的反轉,進而導致各大市場動盪,凸顯了經濟全球化後,金融市場牽一髮動全身的特色;而各大央行能否聯手抵禦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,不無疑問。

此外,政治環境與獨立性間的拔河,也會讓央行總裁出現焦慮。過去幾年經濟高成長、低通膨及低利率的理想組合,讓央行總裁毋須做太多的困難選擇,其獨立性亦鮮少被檢視。但是,現今情勢不同,明顯的通膨壓力、鼓脹中的資產泡沫、過剩的流動性等,都為經濟的穩定性帶來了風險,央行的貨幣政策抉擇於此益顯重要;其能否獨立於政治考量之外,不為追求短期榮景而付出長期失衡的代價,備受考驗。

尤其,美國、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大型經濟體都將進入政治年,如美國總統大選、日本參議院改選、大陸將舉行五年一度黨代表大會等,其在貨幣政策面的遲疑會否埋下「硬著陸」的種子,殊值關注;近來我們的中央銀行大動作營造資金回流環境而被批評為股市作多,似也該心生警惕了,台灣投資價值須是建立在經濟實體表現之上,靠資金撐起的行情,恐怕終難持久!

【2007/07/06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-----

zs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合法節稅 撇步多多
荷銀私人銀行主管王蘊慈。
(聯合報系資料照片)

台灣為亞洲稅負最高的國家,協助高資產客戶合法節稅成為私人銀行重要的服務之一,荷蘭銀行私人金融資深副總經理王蘊慈昨(4)日建議,例如向銀行貸款買房子、購買未上市股票再贈與下一代、保單、設立慈善基金會等,都是在合法範圍內可達到不同人不同稅率的有效節稅方式。

我國稅制個人最高課稅達40%,但若能轉為法人投資,稅率可降至10%,省下30%的稅再投資,即使是投資固定收益3%的報酬,幾年累積下來也相當可觀。至於國際法人的就源課稅則為20%,均比個人稅率低。

王蘊慈指出,若以現金1億元直接給子女,必須課稅50%,稅金高達5,000萬元。假設改為拿1億元買房子再贈與下一代,假設房地產評定的價格為5,000萬元,依稅率50%計算變成2,500萬元,少了一半稅金。如果貸款5,000萬元買房子再送子女,則價值5,000萬元的房子與負債5,000萬元相抵,子女反而可以不用繳稅。

不過,王蘊慈也提醒,子女若是未成年,使用此方式較不合情理,可能被查稅;若下一代已成年,且已有經濟能力則沒有問題。

她也建議,買金店面贈送下一代再出售,為更佳的方式,因為在精華地段的小店面公告市價與實際價格可能差10倍,可節稅的空間更大,交易稅加上成本頂多7%-8%,比50%的稅率節省許多。

有些老一輩的客人堅持不能欠銀行錢而導致下一輩繳交高額遺產稅,王蘊慈說,其實省下的稅金可以作更佳的運用,比如捐給孤兒院等。若是有人回國想投資房地產,也是建議跨國融資借錢買房子,製造負債減少子孫未來的遺產稅。

此外,若購買未上市股票再過戶給子女,交易稅僅以淨值計算,或是投資其他轉投資公司墊高成本,都是不錯的節稅方法。

結稅的目的為凍結第一代的資產,信託後孳息再信託給子女。王蘊慈說,買保單、成立股權信託也是好用的節稅工具。

【2007/07/05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-----

zs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影響豈只20億美元

自世界貿易組織(WTO)杜哈回合談判陷入膠著以來,區域貿易協定(RTA)或自由貿易協定(FTA)即風起雲湧,到目前WTO會員國間已簽訂或正在進行中的RTA及FTA超過250件。在東亞方面,中國大陸積極推動的東協加一(中國),或東協加三(中、日、韓),以及韓國策劃中的韓、中、日組成「東北亞經濟共同體」,台灣均被排除在外,如執政當局再不積極因應,台灣極可能成為東亞貿易孤兒,怎不令人憂心!

而各種RTA或FTA中,在經濟方面對台灣影響最大的,莫過於韓國的動向。韓國不僅其經濟發展階段與台灣相近,而且產業重疊性亦相當高,同以出口為導向,而出口主要對象又都集中在中、美、日三國。去年韓國對中、美、日出口占其總出口的42.8%,而台灣更高占44.8%(對中國出口不包括香港)。因此,如韓國與中、美、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,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就大了。

歷經十個月的馬拉松美韓FTA談判,終於在上(6)月底達成協議;若經兩國國會通過,將是美國自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(NAFTA)以來,最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,受到全球的注目,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不能輕忽。但主管機關的經濟部及經建會官員稱,台灣出口已以高科技產品為主,由於六年前全球主要國家已簽署資訊科技協定(ITA),多數半導體等電子產品關稅,已降至零;因此,美韓簽署FTA,對我電子產品輸美較沒影響。不過,對傳統產品輸美較有明顯的影響,初步估計出口將影響20億美元,而出口可能減少的金額會更低。對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影響也只0.05%,遠較專家的看法為低。美韓簽署FTA,是否真如官方估計影響如是輕微,值得進一步探討,以免誤導因應對策的決定。

首先要指出,去年台灣對美出口324億美元中,享受零關稅的資訊科技產品約在四成左右,應稅產品接近200億美元,而其中成衣紡織品美國進口關稅最高仍達32%,鞋類關稅亦高達17%,其他如塑橡膠製品、鋼鐵金屬製品、機械、工具機及自行車等都有進口關稅。在美韓簽署FTA後,韓國此等產品輸美,可享有極低、甚至零關稅,此對台灣同類產品輸美影響甚鉅,對官方估計只影響20億美元,我們持懷疑態度。

其次,大陸已是台灣出口最大對象,去年對大陸直接出口已高達518億美元,如包括對香港的出口,更高達892億美元,占總出口的40%,相當GDP的四分之一。在892億美元中,絕大部分是原材料、零組件及半成品等,在大陸加工成品後,大部分也銷到美國;這其中包括美國進口高關稅的成衣紡織品、鞋類及電子消費品等。在美韓簽署FTA後,大陸對美出口將受到相當大影響。更何況美韓FTA將韓國在北韓工業區生產的產品,認為是韓國生產,享受零關稅待遇。這對大陸對美出口傳統產品,將更是嚴重衝擊。因此將影響到該等產品所需原材料、零組件及半成品等台灣對大陸的出口。很可能此部分的間接影響,大過直接對美出口的影響,不應忽略。

更嚴重的是美韓FTA中訂有投資專章,對雙方投資、技術合作提供優惠。然台灣許多高科技產業的技術,大部分掌握在美國廠商手中,若美國廠商在美韓FTA優惠條件的引誘下,增加對韓國投資,則很可能對台灣爭取美商投資與技術合作,造成排擠效應。長期而言,對台灣高科技廠商今後引進美國前瞻技術及產業升級,都將有負面影響。

就以上分析,美韓簽署FTA對台灣經濟的影響,絕不是官方所說的影響出口20億美元、GDP0.05%了。而且,美韓簽署FTA不啻是對中國大陸施加壓力,大陸為爭取其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,總理溫家寶早在訪問韓國之前就放話,希望盡速簽訂中韓FTA,且傳說大陸願意暫時擱置農業問題的討論,此正合韓國「東北亞經濟共同體」的主張。據韓國「對外經濟研究院」的估計,美韓簽署FTA後,七至十年內韓國GDP將增加1.99%,可是因大陸進口關稅是美國的6.5倍,韓國對大陸出口是對美出口的1.6倍。因此,韓國與大陸簽署FTA,其對韓國經濟利益更大,將使韓國GDP增加3.17%,故韓國亦在積極爭取之中。如我執政當局整天忙於選舉,而不積極採取因應對策,一旦中韓簽署FTA,台灣經濟將被打入谷底。台灣若無亮麗的經濟,即使勝選,在國際間還有立足之地嗎?請三思。

【2007/07/05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-----

zsa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